|
发表于 2009-7-15 16:44
|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今年是中国的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高考场上,也是“弃考”现象第一次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84万人没有报名,也就是说84万高中生放弃了高考这条传统的“跃龙门”之路。
) \3 ]' d$ N2 o) `; `; T 人们感叹现象背后是大学生求职难和大学学费的居高不下,投入和产出的经济账是大多数并不富裕的家庭必须计算的。
" _9 e) x! T7 A
I7 j5 {9 T+ I1 s 记者的采访更想探究的是这些放弃了高考的学生们,他们自己的心态,他们又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他们对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1 l/ ~9 K7 L- P! b# e Q' v: J7 t5 x( D4 V( T6 P7 ?
记者欣喜地发现,这一辈年轻人在多元化的社会下思想更加多元,他们说:“放弃了高考,但我并没有放弃人生。”
7 w/ \0 C& h5 @8 C- J3 ]* ~4 m
; o1 l1 i9 \" Q! n 记者同时发现,我们的社会还没有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多元化的途径,如此多的人放弃高考也让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陷入了既培养不出精英,又不能提供平民生存技能的尴尬境地。( P" R2 G, r& W" y8 S& Y! y) W! q
4 C/ N; p f. S( c; T7 X
文/图邱敏通讯员福元1 W5 Z. D/ O5 V9 g' n& d. _
# N! }) g4 v2 R/ Z0 f
在黄敏的同学们参加人生第一个考场的高考的时候,她正在餐馆里倒茶、点菜、洗盘子。这是中国小县城公路边非常普通的一家餐馆,黄敏每个月可以赚到700元到800元工资。4 e$ |. L! l; [. m Q4 P3 ?. X
. {3 @; i: C8 e0 ^/ b% E “弃考”并不在高考前一瞬6 S% K M$ q/ _
/ T/ H0 x( \7 P( \
黄敏今年20岁,是德庆县新圩中学的学生。德庆,广东的山区县。今年德庆有1346人上了3A线,比去年增加了415人,万人上线率在肇庆的山区县名列第一。
7 L& Z& o7 O. _' p/ L3 T1 z* X B% ]
事实上与许多弃考的学生一样,黄敏并不是在高考前才放弃的,在高二她已经放弃了。“我当时的成绩也不是很差,在班上是中游吧,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可以供得起我上学。我只是自己不想读,喜欢到处玩,想出去打工,觉得很好玩。”
# A! Q' H! ?1 p1 c3 C; \7 K/ e; h9 }
) x! ~+ H+ W2 W4 q" Y1 g; s 家里人不放心她独自外出,于是她就到了这家餐馆,她还没有想好下一步,只希望能够“半工半读去学点什么”。
9 J b9 S2 W9 [( ]8 Q* h8 \ W
) ]) o e% \6 x0 H0 a 新圩中学的左老师告诉记者,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弃考的现象就有所抬头,当时在他带的毕业班中有20多个弃考。左老师在家访中,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思想其实要比他想象的成熟。
; d9 r2 `% L6 ^
: ^' M( R& p6 q- t 张洪的班上有很多放弃高考的同学已开始找寻出路,有的学厨师,有的学维修,他则想去参加技术培训,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我知道大学是美丽的,坐在校园的草坪上读书,是我对校园憧憬最美丽的片断。”但经济不景气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他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
j4 b7 Q3 s4 c2 Q4 `9 C1 _) U& [3 l* q4 V& U/ |
“我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而且又是农村的孩子,在这个讲求成绩和背景的社会中,很难让老师多看一眼。如果我考不上重点大学,那么在大城市就业对于我这样既没有关系,能力又一般的学生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我对现在大学里的教育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学生生活的安逸让我不敢去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这里。我甚至不能肯定努力学习之后,会不会有一份工作是属于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