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27 10:15
|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一、单项选择(20*2'')
: I# F6 p+ H1 j1.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G" P3 D' n# Y' k: {; y" p8 V
A.毛公鼎 B.何尊 C.散氏盘 D.利簋
# m% t" L) l5 ^6 V2.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
( M2 j3 R" v" \# EA.颜师古 B.裴松之 C.陆法言 D.刘孝标
8 j2 P6 a$ J3 F9 F; a' q3.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
8 Y! ?! ~$ _ K% J4 k# C8 VA.道武帝 B.明元帝 C.太武帝 D.孝文帝
* U: Y; K* I. e9 s) L4.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 u6 ]; ^' M1 B# q2 [" s
A.《农书》 B.《农政全书》 C.《农桑辑要》 D.《农桑衣食撮要》( y* g/ ]4 F/ {, w
5.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7 ]6 W2 `. X$ L0 `8 f# F
A.汤若望 B.南怀仁 C.张诚 D.白晋
4 J. E" R3 k; {: V1 p9 Z6.洋务运动初期,清gov-ern-ment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
# g3 v, f8 X, {! r" S4 E6 bA.天津、牛庄、登州 B.牛庄、登州、烟台 ; ^1 D2 P' k( }; O+ q e) [5 j& Z3 f* `2 j
C.天津、登州、烟台 D.天津、烟台、牛庄
1 ?6 Y/ J: Y3 o' s% T7.甲午战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指
5 f" U! f& w' WA.英美法 B.俄法德 C.英法德 D.英俄德" q3 g4 q( W. R( f/ G
8.孙中山正式确定“中国国民党”党名的时间是
( J3 l7 J+ j3 Y& F5 d; m4 hA.1912年8月 B.1914年7月 C.1919年10月 D.1924年1月 W0 c% |# t6 T! h1 A0 B3 H* z
9.1923年,中国知识界发生的一次著名论战是/ S7 Q- Y0 u/ X
A.问题与主义论战 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 V- [1 E4 Z1 PC.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D.民主与独裁论战
8 T/ z* ?( z" ]$ V8 P10.中国gov-ern-ment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8 }7 m3 p% N# ?2 U' G* U9 A
A.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期间
t; |" c& y% E- N" S( `2 t5 RB.1953年中印两国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
' Z" H4 L. r$ ~: `C.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
' X4 F# S8 M9 C3 g. zD.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 t- C7 @4 i* l% P! `+ @
11.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
+ { c2 l, t9 U/ oA.亚伯拉罕 B.摩西 C.大卫 D.所罗门6 a% P6 ^8 w+ `: ?$ H9 _, A
12.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罗马被称为' W. E9 p; w- b D/ x5 j3 m6 N
A.大秦 B.大夏 C.大食 D.安息( X$ G3 i; @7 g0 f- F, B, z
13.拜占庭废除军区制,改行“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是在哪个王朝统治时期?3 z8 g+ x& x# t6 S3 o$ ]" H
A.希拉克略王朝 B.巴列奥略王朝 C.伊苏里亚王朝 D.科穆宁王朝
( q6 j `- s/ T. a% U/ j a2 b14.反映俄罗斯早期历史的编年史是* d: E8 h: {4 i! s
A.《往年纪事》 B.《伊戈尔公远征记》 C.《征服地志》 D.《关于强大君主的记实》
7 U! P& y" t) D15.胡斯战争中代表下层民众的政治派别是( z9 Z1 @% b% Y( v: t4 X' y( k
A.塔波尔派 B.阿拉比派 C.保罗派 D.圣杯派1 T& b( x9 [/ F5 _9 i
16.地理大发现后,影响欧亚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9 K( P7 @2 j C4 O% [
A.花生、亚麻、玉米等 B.西红柿、玉米、胡椒等7 Q. C% O4 E [% H& E$ r; }5 g
C.花生、马铃薯、胡椒等 D.马铃薯、西红柿、玉米等0 x1 n, d% M( M \( k
17.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明是
, L4 R& Z- J, V8 QA.蒸汽机 B.电动机 C.汽轮机 D.内燃机
* {: s5 \3 R8 K. w: u18.19世纪90年代英国军队在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时,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 E( M" \* i/ n) YA.来复枪 B.马克沁机枪 C.芥子毒气 D.加农炮' j y. p* w' \1 J9 \7 T
19.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参加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是2 t8 V0 E% I+ R8 N: _8 l
A.保加利亚 B.克罗地亚 C.黑塞哥维纳 D.阿尔巴尼亚
+ |: f+ S: h0 \20.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
6 E3 b5 p# X8 t& v, {A.“独立日” B.乔里乔拉村事件 C.解救贱民工作 D.食盐长征/ Q& E$ d; V$ `6 D
/ r2 b& p) n' g: Z# D7 c$ ]二、名词解释(8*10'')
. h* D9 l' F3 b; ~8 J21.夷陵之战. p8 h4 G k' V) ?) b! \- s
22.“三饷”加派
! P7 V, q% P' h7 a6 w23.少年中国学会6 h1 f- v+ c7 B# l0 w/ p8 H0 G
2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7 x1 z4 v! X* A% n
25.圣像破坏运动
4 H( q/ D7 Y4 y# @; y26.圣德太子改革
: s8 o4 D; q$ x27.德雷福斯事件+ l/ c+ Y# m y5 S* R* g1 z
28.卡德纳斯改革) U! H6 B4 d# M2 x9 b
( ^( c; ]/ s# U- ?0 k
三、材料分析(2*30'')8 \, {( F. N5 s0 |: D# j
29.材料一+ J! t9 L3 M9 u7 R1 Y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氏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 Y! `. E$ f) p0 Z: S) O8 L——选自《宋书•恩幸传》9 D7 z" {; I, G4 H8 v$ R& N0 w
材料二
/ ~0 `9 o5 N* A尉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 e1 C% |- d) e
——选自《晋书•卫瓘传》
\4 }, Z3 `' [(1)解释材料一中的“魏武”、“都正”。
( o; ]8 U5 [5 Y& O( m(2)解释材料一中“凡厥衣冠,莫非二品”一语的含义。. _! I, W' T. F4 R) Z' P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及其影响。1 Z# a+ u, \) Z
30.材料一
8 G" n2 C1 ~' M3 B* S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对英国政体的论述:7 b, x: Z6 [+ m) p6 H0 z
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在立法机构中,人民牵制贵族,贵族牵制人民。两院则防止行政机构越权,……就这样,我们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支持着其他方面而又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控制着其他方面而又被其他方面所控制……,好像三种权限不同的修理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方面,各尽其能,协力发动国家机器。. P1 a4 h# `: |
——转引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a* C! X7 n, K+ O
材料二
q, {$ U0 @' D% W托马斯•潘恩对英国政体的论述:……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6 ^9 U, \+ k% P& x& w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暴政的残余。% C3 z& C* }3 ^% {& ^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统治暴政的残余。) q4 c* |- I6 ~- z W* ]; Q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5 L9 z* B. X; D! q0 h——引自《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7页
+ S- ^ _* I3 Z0 z) f材料三
8 Z6 r5 P1 O: l& z: V- t1844年恩格斯对英国政体的论述:在这个国家里,真正的贵族目前还尽可能地在人民意识较为充分发达的条件下维护着自身地盘,因此,在大陆上人为地恢复起来的并艰难地支撑着的立法权的三位一体,在这个国家里却不折不扣地存在着。- t* \8 ^; F+ d6 n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80页( Q$ h" W) T0 s8 [7 i
(1)恩格斯所说的“三位一体”分别指英国立法机构的哪些部分?
M$ f% f& Y9 K% o/ S. v& X* r(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布莱克斯通和潘恩各自的观点。( M8 i8 {, P6 j7 v0 d: K. ~
(3)分析1844年以前英国政体演变的特点。3 s& G% U$ u1 b5 C- s
4 E$ Q* ^: U3 N四、简答(4*30'')6 n8 I& x; f1 }$ ]; R# H+ v: f+ e
31.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1 K1 t8 _, x# ?) j# N0 c$ v7 M32.略述晚清gov-ern-ment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 I7 x2 n3 C7 x [# S
33.简述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
8 c# i s; o, {. W) j4 N7 t34.概述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上优势地位的主要表现,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种优势地位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