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6-10 16:53
|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在民办高校一片欣欣向荣的今天,在高校一年年扩招的今天,在工作日趋难找的今天,一所民办高校,蓝天学院依然能玩转毕业推荐率98%以上这个天文数字,实在叫人叹服,令各大公办高校也望而生畏,更让民办高校的莘莘学子跌破眼镜。在欣喜的同时,可否有谁深究过其统计方式?
* J" G0 d3 G+ l& A, S# y( a 100%的就业率如此出炉: 4 V: R l0 ~" q% T' K' @2 I; g
可以说在所有民办高校的招生简介上都能找到毕业生推荐率不低于90%这类条款,有甚者竟然高达 100%,这显然是在吹嘘。 7 O. t S) _( g) S4 F: B/ n
据新华社记者了解到,在蓝天学院,学生就业率其统计方式无非就两种。其一,毕业生离校后必须把学校印制的学生推荐表上交学校,最后学校便以此表计算推荐率,不管上交者是否找到了工作,学校都把交表者视为找到了工作。这种算法算出个100%来也不足为奇,不交表格者毕业时会受到很多限制,因此不敢有抗旨者。 9 B8 d: W- [" w5 |
其二,学校规定在一定时间里必须按规定上缴推荐费,过时不交者便视作“自寻出路”。如规定交费期过后没交者又应聘上了公司要想走的话,凭空多出来的“滞纳金”就由校方狮子大开口了。这样一来。没有多少人敢拖欠推荐费。学校也不管什么性质的工作,只要用人单位接受就算成功。如此整出个90%的就业率也不是稀罕事。 , b+ O: }4 {- N* q" |
但在交了推荐费被推荐出去的工作者中,上当受骗者比比皆是。
! Y: W8 {# W) ?8 q! ?/ m" P; k 受骗上当的“成功就业”
4 S2 v; C" w. j# d) B9 _) Y- O& _8 v! ~ 2003年11月,在江西的蓝天学院里曾有过一场荒唐的面试。来招人的公司是深圳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名额有100多个,不用说工作定是流水线操作。面试分5人一组一列站着,只闻主考官快慢不停地叫喊着蹲、起、伸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如是这般瞎搞一通便算过关。如此的工作,却也有不少大学生愿意受骗上当。 ) Y5 [3 i2 ]( ~7 T: r6 n4 C1 E1 M
别一位学生还告诉笔者,前段时间学校来了3家浙江公司,可应征者发现其面试官却是同一个人,向学生提的问题也含糊了事,甚至有些不用面试便录用。警惕高的同学便放弃了,但更多涉世未深的学生是相信学校的,去了之后才发现此人乃浙江一家地方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学生被送到厂里安排的工作常常与学生自己的专业或兴趣风马牛不相及。无奈再回头,花费已不下千元。重返学校,如果需要再推荐,还需要再交推荐费。因为学校称,退回不是学校的错,而是学生自己吃不了苦,只要单位接人便视作推荐成功。 . Q" d( @$ c% n2 G! S
“一线工人”加工厂
" n( L4 O6 _; D( ^1 N$ v 这仅仅只是江西蓝天学院这所民办高校的状况,然而在中国已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1000多所民办高校里,又有多少是这样的?
! M+ k2 R' q: O* O. y8 n4 L# { 一伟人曾说过“多办一所学校就等于少建一座监狱”。如今,一座座民办高校,一位位创办者可谓具远知灼见找准了市场切入点,但办学不是办厂,学生更不是商品。在江西蓝天学院高校校园里流传着这样 一句让人感慨的话:“本校批量生产一线工人。”我想,国家允许民办高校创办时的初衷并非是这样的吧 ?国外很多民办高校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难道中国建设出来的民办大学仅仅是“一线工人”批量生产学校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