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浦江创新论坛将于5月24至26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新愿景新未来”。回首2018浦江创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区域(城市)论坛上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在他看来,“全球区域”已经开始壮大,未来必将替代“全球城市”在世界上发挥统领作用。我国“区域力量”资源丰富,长三角将成为世界首个“全球区域”,但还有一些条件尚未满足。为此,长三角要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浙江的民营经济活力和江苏的大型企业动力。
3 K" E/ e4 m6 |; ^) t8 b; H7 Z$ g! l# ~4 [1 t7 z1 q( e5 d0 n* x
用机器学习研究全球城市生长" D6 @3 j* l+ q6 \$ P( {4 K7 q# V
! H) U( Z+ k( W, P1 v& [. D
吴志强表示,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还是“全球城市”控制着世界城市网络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后,单打独斗的城市已经没有未来,群落现象将主导未来世界。“全球区域”的力量来源于“生命群落智慧”,未来必将替代“全球城市”在世界中发挥统领作用。这种“区域主义”有存在的必然性。一是因为相邻城市间的经济、环境和服务是连接在一起的。传统的“区域主义”是一个中心,吸收周边城市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和市场,这种中心城市的发展包袱越来越重。城市是有生命的,不仅要吸收还要输出,所以未来的中心城市一定要和周边城市有良好互动。二是因为相邻城市间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连接在一起且天然不可分割的。
2 E; a- I8 @: O( C
$ U9 E v6 I5 [8 H9 b0 w8 m3 [% i! v
. Z# y2 e$ Q m; u9 ?0 M0 [, \6 ^
近20年来,吴志强团队一直坚持做全球城市的识别,通过机器学习研究全球城市的生长过程,截至2018年已识别13810个城市的“生长树”。他们发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增长现象。有400多个城市与40年前相比,没有太大增长,这类城市发展称为萌芽型;有3600多个城市发展到20平方公里后,永远不再扩张,这类城市发展称为佝偻型;有201个城市越发展越小,这类城市发展称为衰退型。此外,还有成长型、膨胀型、成熟型、区域型等4个类别。+ q# E: w0 N" r, J& n
; W& B5 J' W/ A. h7 Y: w# l# ?% \长三角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1 e# _; j, N: g% ~, P3 U
1 W* w! f [ N# Q8 [7 |在中国,很多小城市已没有发展动力,大部分人在向中心城市集中,所以我国膨胀型城市特别多。吴志强认为,我们要努力推动更多中小城市健康发展。“如今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区域型城市,这类城市在过去20年至30年发展得特别快。”例如,美国的东海岸城市群、西海岸城市群和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以及中国的北方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南方城市群,都呈现群落现象。在当今世界竞争中,一个脱离群落的城市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4 O' ^# `3 Y+ J3 r, P! Q( Y
) e. _# }4 b% M) z' u8 y
3 H) i' R# u. b0 R0 v# k
' s8 d8 i2 P1 D' O2 F1 }吴志强团队预测,我国城市未来的创新力一定在区域层面。未来10年至15年,我国会出现更多的城市群落,其中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第一个“全球区域”。$ \% P, c3 F) X3 `5 L
6 \, r1 [8 {2 u1 U5 x) _+ s计算机识别研究发现,1975年,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都是独立的。到了2000年,这个区域已出现一体化趋势,如上海和苏州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000年以后,江苏南部的无锡和常州实现了一体化;江苏北部的南通“吞并”了很多小城市,实现了与周边小城市的一体化。8 L: D7 Y; T. p- ^( u" ^
3 ]5 i- u" @+ ?/ \4 p
从专利数据来看,近10年长三角地区跨省之间、跨市之间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增长了5倍多。这表明创新不再是一个城市的事,而是一个群落的事。同期,美国东海岸联合申请的专利数也增长了3倍多。从高新技术企业来看,2000年至2014年,长三角地区共有约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这类企业原来是沿着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到南京这一带发展,但在近10年,开始从长江沿岸向南发展,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形成一个反s型曲线。
& z) m1 T0 l/ p/ S+ f) I! u
/ F6 y9 l2 F! g8 L“亩产”和人均专利亟待提升9 T+ S, a' M+ |( f' `; J4 M( H# U
7 l, H2 ~" E/ M4 b- i4 S3 S
吴志强认为,对比国内外其他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有自身优势,但也有相对不足。
* Y) h2 v# B( I6 o) R% `6 G# d% ]' ]! Q# a4 C
从面积、人口、增长率这三点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都不如长三角城市群;美国三大城市群、欧洲南欧“金色一条带”、日本关东地区也都无法与长三角城市群竞争。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已是世界第一。 |
|